港股软件定制:东方集团预计将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 请广大投资者理性投资

作者:金策略小编 发布时间:2025-03-12 浏览量:

港股软件定制:东方集团股价惊现 “过山车”,重大退市风险下涨停引关注


东方集团的股价走势近日犹如坐上了 “过山车”,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在经历连续七个跌停板的重挫后,今日早盘,东方集团的股价走势再度令人大跌眼镜。开盘后不久,股价一度触及跌停,并且跌破了 1 元 / 股的关键价位。然而,随后却上演了惊人的逆转,股价迅速拉升,最终强势涨停,完成了 “地天板” 的壮举。截至上午收盘,该股的成交额已超过 8 亿元,市场交投异常活跃。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就在股价涨停引发市场热议之时,东方集团在中午罕见地发布了一则风险提示公告。公告中明确指出,公司预计将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提醒广大投资者务必理性投资,谨慎对待。同时,公告还透露,公司在推进重整的过程中,也面临着不符合重整条件的风险。

7 个跌停之后上演 “地天板”


今日上午,A 股市场见证了又一戏剧性的场景。此前已经连续 7 个交易日跌停的东方集团,早盘再次低开并一度跌停。就在市场普遍认为股价将继续下行时,一股强大的买盘力量突然涌入,迅速将股价拉起,随后股价一路攀升,最终牢牢封死在涨停板上,实现了令人咋舌的地天板走势。涨停板上的封单数量一度达到 158 万手,显示出了多方的强劲实力。

这一异常走势的背后,与东方集团近期面临的重大负面消息密切相关。2025 年 2 月 28 日,中国证监会通报了东方集团财务造假案的阶段性调查进展。初步查明,东方集团在 2020 年至 2023 年期间披露的财务信息严重不实,涉嫌重大财务造假。根据目前查明的事实,公司极有可能触及《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中规定的连续多年财务造假等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此消息一经公布,公司股价便开启了连续跌停模式。

回顾去年 6 月 20 日,东方集团就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证监会立案调查。此后,公司多次发布立案调查进展暨风险提示公告,明确指出若后续经证监会行政处罚认定的事实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公司股票将面临被强制退市的风险。

证监会一直以来都对上市公司财务造假行为保持着零容忍的态度。证监会强调,上市公司财务造假严重损害了广大投资者的利益,将坚决从严从快查处各类造假行为,通过行政、民事、刑事等多种手段进行立体追责。对于那些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的上市公司,将严格执行退市制度,毫不留情地将这些 “害群之马” 清除出市场,让造假者为其行为付出沉重的代价。据统计,2024 年证监会共查处包括财务造假在内的信息披露违法案件 135 件,较上一年同比增长 17%,此类案件数量位居各类案件之首。证监会多次重申,将持续强化对欺诈发行、财务造假等投资者最为关切、最为痛恨的违法行为的打击惩治力度。

午间罕见公告警示风险


在东方集团股价出现大幅异动之后,相关公告也迅速发布。今日中午,公司发布公告称,预计将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鉴于今日公司股价盘中出现大幅上涨,波动幅度较大,公司经过核实,确认不存在应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事项。公司特别提醒广大投资者要理性投资,充分认识到其中的投资风险。

此外,东方集团在公告中还披露了公司存在不符合重整条件的风险。虽然公司前期已经推进了预重整工作,但根据最高人民法院、中国证监会于 2024 年 12 月 31 日发布的《关于切实审理好上市公司破产重整案件工作座谈会纪要》(法〔2024〕309 号)进行自查后发现,由于公司已被立案调查,并且存在重大违法强制退市的风险,属于《重整纪要》第 9 条中所规定的 “不具备作为上市公司的重整价值” 的情形,因此公司存在不符合重整条件的风险。

事实上,在 3 月 11 日晚间,东方集团就已经发布了股票交易异常波动公告。公告显示,公司股票连续 3 个交易日内日收盘价格跌幅偏离值累计超过 20%,根据相关规定,属于股票交易异常波动情形。公司经过自查,并向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发函问询后确认,截至公告披露日,除已披露事项外,不存在其他根据规定应披露而未披露的影响公司股票交易异常波动的重大事项。

同时,东方集团也再次向广大投资者提示了投资风险。一方面,公司存在重大违法强制退市风险。由于公司已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根据证监会发布的阶段性调查进展,初步查明公司在 2020 年至 2023 年期间披露的财务信息严重不实,涉嫌重大财务造假,可能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若后续经中国证监会行政处罚认定的事实触及《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规定的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公司股票将被实施重大违法强制退市。另一方面,公司存在不符合重整条件的风险。如前所述,公司虽推进了预重整,但对照相关规定自查后,因已被立案调查且存在重大违法强制退市风险,不符合重整条件的风险较大。此外,公司还面临着流动资金紧张的问题,无法按期将临时补充流动资金的 6.29 亿元募集资金归还至募集资金专用账户,这也给公司的运营和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