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软件定制:重要报告!央行行长潘功胜最新发声

作者:金策略小编 发布时间:2024-11-12 浏览量:

股票软件定制在 2024 年 11 月 5 日举行的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上,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受国务院委托,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汇报了自 2023 年 10 月起的金融工作状况。
自 2023 年 10 月以来,金融系统持续发力,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服务力度,全方位强化金融监管,深入推进金融改革开放,并积极且稳妥地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当前,金融行业整体呈现稳健态势,金融市场也保持平稳运行,各项工作均收获新成果。

潘功胜表示,后续将进一步加大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为经济稳定增长以及高质量发展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秉持支持性货币政策立场,增强货币政策调控强度,提升其精准性,切实落实存量政策,全力推动增量政策落地生效。

致力于促进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自 2023 年 10 月起,货币政策为支撑经济稳定增长持续发力,多次进行调整,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逐步降低,确保社会融资规模与货币供应量和经济增长、价格水平预期目标相契合。从总量上看,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诸如下调存款准备金率、降低政策利率、引导贷款市场与债券市场融资利率下行以及开展公开市场国债买卖操作等,以维持流动性处于合理充裕状态。在结构方面,设立 5000 亿元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设立 3000 亿元保障性住房再贷款,还增加支农支小再贷款额度 1000 亿元。在传导环节,助力优化金融业增加值季度核算方法,整治资金空转现象,规范市场竞争秩序,提升资金使用效率。汇率方面,强化预期引导,保障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同时提升外汇储备经营管理能力,截至 9 月末,外汇储备规模超 3.3 万亿美元。截至 9 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人民币贷款余额、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同比分别增长 8.0%、8.1%、6.8%,均高于名义 GDP 增速,且 9 月份企业新发放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处于历史低位。尤其是今年 9 月下旬以来,金融系统依照党中央部署,大力实施降准、降息举措,优化调整房地产金融政策,其中降低存量房贷利率使 5000 万户家庭受益,每年可为家庭减少利息支出约 1500 亿元。此外,创设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和股票回购增持专项再贷款两项工具,鼓励长期资金入市,助力股票市场稳定发展,市场反应积极,社会预期显著改善。

金融业运行总体稳健。在金融业运行与监管工作方面,银行业、保险业、证券业监管得以进一步强化,金融业整体运行稳定。其一,金融机构经营与监管指标处于合理区间。截至 2024 年 6 月末,金融业机构总资产达 480 万亿元。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为 15.53%、不良贷款率 1.56%,保险公司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 195.5%,证券公司平均风险覆盖率 266.6%、平均资本杠杆率 19.5%,均远超监管标准,损失抵御能力总体较为充足。其二,金融市场富有韧性与活力。引导上市公司积极回购增持,强化融资融券逆周期调节,严厉查处操纵市场、欺诈发行等行为。大力推动债券市场扩容,其规模约 170 万亿元,位居世界第二,对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等领域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外汇、期货、黄金等市场运行总体平稳。其三,金融监管制度持续完善。消费金融公司管理办法、非银行支付机构监督管理条例相继出台,上市公司股东减持、债券市场监管、外汇市场跨境交易真实性管理等制度加速完善,央地监管协同机制以及防范和打击非法金融活动工作机制进一步健全,金融消费者保护服务平台和金融产品查询平台建设稳步推进。其四,金融监管执法进一步强化。自 2023 年 10 月以来,中国人民银行对被监管机构处罚 384 家次;金融监管总局对银行保险机构处罚 4544 家次;中国证监会对责任主体处罚 1311 人(家)次;国家外汇局查处外汇违法违规案件 1178 起。其五,金融法治建设加速推进。积极推动金融法起草工作,金融稳定法、反洗钱法经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第二次审议,中国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保险法、信托法、国有金融资本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制定修订工作也在加快推进。

潘功胜还汇报了金融改革和对外开放情况、防范化解金融风险隐患情况以及坚持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相关内容。

对于下一步工作规划,一是加大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为经济稳定增长和高质量发展打造良好货币金融环境。坚守支持性货币政策立场,加大货币政策调控强度,提升调控精准度,有效落实存量政策,推动增量政策落地实施。维持流动性合理充裕,降低企业和居民融资成本。持续实施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强化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增强宏观政策协同性,促使货币、金融政策与财政、产业、就业等政策形成合力。坚决防范汇率大幅波动风险,确保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二是全面强化金融监管,切实提升监管有效性。严格执行金融机构市场准入与非现场监管制度。抓好发行上市、再融资审核全流程监管,压实中介机构 “看门人” 责任。加强中央与地方金融监管协作,严厉打击违法违规金融活动,依法对机构和人员实施 “双罚”。强化金融消费者和投资者权益保护。推进金融法起草工作,配合全国人大常委会推进金融稳定法、反洗钱法后续审议进程。推动加快中国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证券投资基金法、国有金融资本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制定修订。三是持续提高金融服务质量与效率,加大金融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支持力度。以做好金融 “五篇大文章” 为核心,激励引导金融机构优化信贷结构。加强对新质生产力的金融支持,完善创业投资 “募资、投资、管理、退出” 机制。壮大耐心资本,引导金融资本投向早期、小型、长期以及硬科技领域,满足科技型企业不同生命周期的融资需求。大力发展科技创新债券和绿色债券。落实好授信尽职免责等制度。持续推进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建设。四是持续深化金融改革开放,加速构建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完善货币政策执行机制、目标体系、基础货币投放机制,健全市场化利率形成与传导机制。支持大型商业银行补充资本。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促进股票市场投资与融资功能相协调,拓宽境外投资者投资境内资本市场渠道。发展多层次债券市场,强化金融市场基础设施建设与统筹监管。稳妥扎实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持续做好重点群体支付服务,健全自主可控的跨境支付体系,推进香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五是积极稳妥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全力维护金融体系整体稳定。强化金融监管作为防范金融风险 “第一道防线” 的职能,健全具有强制约束力的金融风险早期纠正机制。持续稳妥化解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金融债务风险,推动融资平台数量减少与市场化转型。加大 “白名单” 项目贷款投放力度,助力盘活存量闲置土地。完善应对股票市场异常波动等政策工具,维护金融市场平稳健康运行。筑牢有效防控系统性风险的金融稳定保障体系,落实防范化解金融风险问责制度。